回到主页

地方高校的国际化:意义、形式与推进策略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近二十年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均以各种策略和方式积极推动并卓有成效。但无论是学界探讨还是具体实践,高等教育国际化多以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为主要对象。在我国也是如此,虽然关于国际化的兴致很高,但是实施国际化的努力一直局限于一流研究型大学。近期讨论的范围有所扩大,地方院校、高职院校、应用型大学的国际化问题开始受到关注。但是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却还未能展开。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中坚力量,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是近年来国家政策关注的重点。这些大学是否应当实施国际化?实施国际化的难点何在?应当采取怎样的国际化战略?本文拟对这些问题加以探讨。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不同学者和组织对高等教育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的界定虽有共通之处,但是侧重点和角度存在差异。而从时间维度来看,国际化的概念既有连贯性也有显著变化。

1960年代末,美国学者布茨认为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应该涵盖国际化的课程内容、培训流动、跨国研究、研究者和学生的跨国流动、保证教育扶持与合作的教育体系。

1990年代初,加拿大著名学者简·奈特(Jane Knight)从高等教育的功能层面入手,将高等教育国际化定义为“在院校与国家层面,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维度整合进高等教育的目的、功能或传递过程”。这一关于国际化的定义和阐释被教育界普遍认可和引用。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世界著名的比较高等教育学者菲利普·阿特巴赫(Philip Altbach)从全球化的角度,把“教育国际化”定义为一个国家、一个教育系统、一所大学“对全球化的政策回应”,通过学生流动、知识创造、人才培养等应对“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不平等”。奈特也将其国际化的定义更新为“将国际的,跨文化的,或全球性的层面融入高等教育的目的、功能和供给的过程”。针对教育国际化中日趋浓重的商业色彩,阿特巴赫与奈特联名发表了一篇文章,谈论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机问题,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应该造福公共福利,而不是追逐利益的手段。另有一些学者则把目光转向高等教育的产品,即大学毕业生。1996年,国际教育管理者协会的一个工作组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应该反映出学习结果的变化,培养具有国际合作和竞争力潜能的优秀毕业应成为国际化的核心(曾满超等,2008,2009)。

近年在国际教育界特别是国际高等教育界的讨论中,更多学者关注从全球、国家、地方三个层面的互相融合和渗透去认识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以致出现了一个把三者集于一体的新词“glonacality”(全球-国家-地方性)。它表明了从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相作用着眼认识教育国际化的动态涵义的必要性(周南照,2013)。

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大致可以从过程取向和结果取向分为两类。前者将高等教育国际化视为把国际主义和跨文化交流整合进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服务的过程;后者则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具有世界视野和服务全球社会、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优秀毕业生(曾满超,2009)。

可见,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对于不同的高校、参与者而言,有着不同的含义。这也“侧面体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大特征,即它永远都和各国、各地区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而推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路径及方法也都不尽相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是次要的,其价值才是关键。”(张哲,2012)

二、地方高校国际化的意义及主要形式

1.地方高校国际化的意义

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各国政府出于政治、经济和学术等多方面的诉求,通过一系列政策及资金支持等手段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国际化程度和水平成为衡量和评估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维度,因而日益受到重视。“纵观今日全球的高等教育机构,我们通常会发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国际化的具体推动措施上已经达成了相当的共识”(曾满超等,2009)。

毋庸置疑,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还是对于大学自身,教育国际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国际化是促进经济繁荣、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需要。全球化要求人才的“全球素质”和全球就业能力。熟悉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通用知识的高端人才是确保一国或一地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美国联邦教育部部长邓肯指出,“我们必须重点关注把国际视野融入我们的所有课堂。正是通过教育和交流,我们才能成为全球社会更好的合作者和竞争者。”教育国际化也成为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澳大利亚从政策上明确地把国际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出口产业和服务贸易。2010-2011年,澳大利亚外交与贸易部把教育服务列为澳大利亚的“第三大出口收入来源”,仅次于铁矿和煤炭业的收入。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报告,2010-2011年度,该国教育服务的全部出口收入达到163亿澳元。(周南照,2013)

就对大学自身的意义而言,大学成本的增加和生源的变动,使得通过国际化吸引学生成为获取收入并增加生源的重要方式。但是更实质性的意义在于,国际化是提高大学质量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技能,以及在一个愈发相互依赖的世界中的领导力和服务能力;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者和学生,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这些对于提升学校的教学、研究和服务能力都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弗罗里达大学的研究者通过比较实验指出,具有国际化经历的学生创造性更强。教育国际化的一位专家Willian Maddux也证实了这一点:“有国际化经历的学生具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赋创造力,更可能创造新的产品和事业,且更易提高和进步。”(OCW,2014)

然而,到目前为止,国际化似乎成为了研究型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专利。这可能是因为研究型大学的天然优势使得国际化更容易开展的缘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应用型大学、一般的地方本科院校不需要进行国际化。恰恰相反,有效的国际化对于地方院校更为急迫。成功的国际化,可以帮助地方院校获取优质资源,提升教师能力,与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接轨,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因而对于地方高校增强竞争力、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不仅如此,地方高校通过开展国际化,还可以在人才培养和输送、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之外,以更为直接的方式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启动了国际化进程。地方高校与大学及企业的国际合作,将有助于推动地方企业的国际拓展,也有助于外资企业入驻地方,从而为地区的经济国际化发展提供平台与智力支持。如合肥学院,对于安徽省最大的外资投资项目—德国大陆轮胎—入驻合肥,提供了帮助。合肥学院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使大陆轮胎管理层认为“合肥与德国有着很好的合作环境,也可以为德资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黄达人,2015:132)

2.地方高校国际化的主要形式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有以下一些途径,或者说表现形式:(1)学生流动:包括招募国际学生以及输送本国学生到海外攻读学位项目和进行短期学习。(2)教师流动:与学生流动类似,也包括流入与流出两个方向。(3)课程国际化。“课程国际化是指课程发展或者改革的过程,目标是将国际因素整合到正式课程(内容和资料)和课程操作中(即教学方法、授课时间地点和学生分组方式等)。”(Tsang M,2008;转引自唐亮,2013)。在不同的国家和教育机构,课程国际化的内涵和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一般包括外语教学,设置关于世界知识以及国际问题的相关课程,开展跨文化研究,将国际上先进的知识发展纳入到教学中等(曾满超,2009)。(4)合作研发。(5)设立海外分支机构以及加盟办学、合作办学等。

奈特在其《五个关于国际化的谬传》(Five Myths about Internationalization)一文中指出,目前各国高校对于国际化的解读普遍存在五大偏差,即认为海外生源越多、国际声望越高、跨国的合作协议数量越多、通过的国际认证越多、全球品牌推广越到位,就说明一所高校的国际化进程越深入。这种偏差上的趋同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了许多始料未及的消极影响。事实上,“不同国家的文化、教育体系各异,国际化应因地制宜,尊重地方政策及实际情况。高等教育国际化首先应完善、协调、延续地方特色,而非控制、支配地方特色。……脱离了地方语境,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就失去了真正的准则和价值。”(张哲,2012)

我国地方高校国际化应量体裁衣,根据学校的特点、目标及预期的结果,脚踏实地地推进。我们认为,地方高校国际化的重点不在于校园国际化建设,增加留学生比例,英语教学等,而是师资流动,课程设置国际化、合作研发以及合作办专业(项目)。留学生比例是高校国际化程度的一个指标,一些高校为此通过各种方式尽力增加留学生数量。加之欧洲委员会的刺激迁移政策,使得这种国际化手段在过去25年里十分风靡。然而海外留学和海外生源的数量在国际化中的重要性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对我国地方高校来说,由于声望等多种原因,吸引留学生存在难度,输送本校学生出国留学也很难大规模展开因而难以惠及更大范围的学生,而且学生的频繁和大规模流动增加了学校的管理成本,对于学校质量的整体提升作用却非常有限。至于英语教学,虽然是国际化研究中经常提及的内容,但是我们认为,英语教学即使是对研究型大学也不是国际化的重点所在。地方本科高校因为师资受限,强行推行外语教学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而且可能会使得授课效果大打折扣。

但是教师的国际流动、课程设置国际化、合作研发与合作办学却对地方高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质量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关键。我国地方高校师资队伍相对薄弱,通过让教师“走出去”,通过搭建国际合作研发的实验室和相关平台,可以拓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师能力,因而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将国际上的高水平教师“请进来”,不仅有助于优越教师队伍的结构和整体实力,而且能够通过实施“国际化课堂”(international classroom)解决学生流动在数量上的局限性。课程设置国际化,这里不是指提供具有国际内容或含义的课程,如欧洲研究、国际贸易、环球音乐等,而是指将国际先进知识和实践引入课堂,在课程体系、专业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学习和吸收国际经验,这比英语教学和大量开设世界文化/世界知识之类的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增强学生的全球就业能力具有更为实质性的意义。合作办专业(项目)是地方高校利用国外优质资源,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一些地方应用型高校,如浙江科技学院、合肥学院等,通过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合作,不仅获得资金和人员上的援助,而且得以近距离地学习德国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推动了体制机制的创新,从根本上改进和提升了学校的竞争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地方高校国际化推进策略

国际化的有效实施,就地方高校而言,树立国际化意识是关键。高校负责人应该打破“地方高校不需要国际化或者不适宜于国际化”的观念,深刻认识到国际化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在对学校总体情况进行充分理解和把握的情况下,确定国际化的重点任务,而不是一味跟随研究型大学、一流大学的国际化路径。

除此之外,不能否认的是,与部属重点院校相比,地方本科高校因为声望不高、资金受限、实力较弱等原因,开展国际化存在一系列的障碍和困难。因此,地方高校需要采取有效的、适当的策略来推进国际化。而高等教育部门、中央和地方政府也需要从资金、政策和制度等多个方面予以支持。

1.地方高校国际化推进策略

(1)利用教育信息化推动国际化。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国际化的强大驱动力和重要途径。信息通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不只打破了时空限制,为无数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数字学习机会,促进了教育平等,提高了教育质量与效率,改进了教育系统管理水平,而且正深刻地影响着国际教育的内涵、形式、实施方式、资源配置和未来教育市场的竞争格局。21世纪初期以来,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慕课)的出现,已经吸引了全球成百万的“不出国留学生”,成为国际一流大学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新的学习评价方式和学分学历认证的“国际教育通道”。 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正为各级各类学习者提供空前的开放学习资源、学习形式和学习工具;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正形成全新的跨国学习环境、知识流动和参与式学习文化;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基于网络的在线学习经验已经在很多发达国家获得了正规教育的学分学历认可,而且将会有更多国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学位学历互相承认框架内制定通过开放学习、远距离教育获得学分学历承认的应对之策(周南照,2013)。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对慕课还多处于观望甚至不支持的态度(徐晓雄,2016)。不可否认,慕课的引进和推广存在潜在的弊端,如被动消费和逃避,包装胜过内容,技术与文化障碍等(斯蒂芬·哈格德,2014)。但是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慕课也将日趋成熟并极大地改变高等教育的供给模式和质量。地方高校应该积极利用这一趋势,通过建构适当的路径,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作用,通过电子化学习提升学生体验国际学习的机会,增加体验国际学习环境的学生人数,深化基于网络学习的国际合作,推进网上课程和项目。利用教育信息化推进国际化,可以以低成本获取国际一流优质资源,以本土国际化的方式培育教师和学生,因而对于欠缺资金和吸引力的地方高校来说是一种颇具可行性的国际化策略。不仅如此,在线学习的学分学历互认也为学生的学习结果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承认扫除了障碍,因而为学生的全球就业提供了支持。

(2)从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入手,通过专业认证和资格体系建设推进国际化办学。

以专业认证和资格体系为牵引,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为基础推进国际化办学,是地方高校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策略。从标准入手推动国际化办学虽然看似偏离了通常意义上的国际化的形式,但却抓住了国际化的实质。专业认证是在国际上得到广泛采纳的保证和提高专业教育质量的手段。高校推行专业认证,一方面保障了专业人才的水准和质量,而且由于专业认证的国际互认性,能够使培养的人才切实与国际接轨。而对地方高校而言,这种方式不仅切实提升了其内涵,而且无需耗费额外的资源。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应积极推进专业认证,用国际标准培养人才,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这是高校内涵建设与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国际化的一个目标所在。除了专业认证,地方高校还应参考和学习国际上成熟的资格框架,以资格框架统领学校的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

(3)通过对合作伙伴的筛选识别、对合作资源的充分开发以及对合作关系的科学培育,建立可持续的资源共享和开发平台。

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面。通过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与整合,克服自身资源瓶颈,是事半功倍地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实践中,大学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却并未必然带来大学国际化的有效推进。薛珊、阚阅(2013)指出,其原因在于,大学疏于对合作关系进行有效管理。很多合作备忘录止步于纸面蓝图而没有实质性活动;一些合作浅尝辄止,停留于个别的、零散的人员交流而未对大学本身发展带来深层次影响。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消耗了大学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但却未能真正发挥大学间资源共享与开发平台的作用。将双方合作关系提升为可持续的资源共享和开发平台是国际合作作为国际化推进突破口的关键。通过剖析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与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联合分校的国际化推进策略,作者认为,对合作伙伴的筛选识别、对合作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对合作关系的科学培育是通过合作推进国际化这一策略有效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4)组建合作联盟。

当前,一些大学通过组建联盟来推进国际化的进程。比如澳大利亚八所一流大学组成的“八校联盟”,通过强强联手,整合各成员大学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合作、学生联合培养与互换、行政领导的影子培训计划等活动。2013 年11月,美国五所高校(阿尔弗尼亚大学、班尼迪克大学、格莱德美思大学、圣玛丽山学院、圣托马斯大学)组建了“阿尔法联盟”,制定了专门针对吸引中国留学生的国际招生策略,在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方面进行创新实践。2014年,联盟推出了“学遍美国计划”,允许学生入学后根据个人喜好和不同需求在五所大学的不同校区进行选课学习,开创了校际联手合作的国际化新模式。

如果说一流大学尚且通过组建联盟扩大国际合作,那么对于地方高校来说,联盟的意义更为重大。组建联盟有助于进行资源整合,增强声誉和整体实力,因而避免了地方高校单打独斗的风险和资源劣势。我国一些地方应用型高校建立了“应用技术大学联盟”,这为地方高校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窗口和路径。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应发挥联盟优势,与国外高校和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各成员大学提供合作信息,并就国际化战略和质量保障等各方面开展专题研究,从而在推动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化方面发挥作用。

2.高等教育部门和政府的角色

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等教育部门和政府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美国,州政府通过提供资金、贷款、奖学金推动国际化,美国教育协会和美国大学协会通过研究、建立连接、组织协同等方式积极参与国际化进程。英国政府2007年把创新、大学与技能部从教育与技能部分离出来,使之成为政府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英国大学联合会成立了两个特别的协调机构,通过提供数据和分析,提供会议要点和共享信息等,促进教育的国际合作(曾满超,2009)。

我国地方高校国际化的开展,也需要政府、教育部门以及第三方机构的协同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这展现了国家从政策层面对教育国际化的重视。但是如前所述,高等教育国际化容易限定在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地方高校处于被忽略的地位。事实上,一些部属高水平大学在国际化上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制度体系,亦有较多资源可利用,恰恰是地方高校亟待扶持。因此,国家未来应在政策和资金上有意向地方高校倾斜。

除了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致力于推动地方高校与国外高校、企业以及第三方机构之间合作关系和合作机制的建立,从而为地方高校国际化的实施提供更多的渠道和资源。国际化有效开展的地方高校,除了高校负责人的眼光和理念、高校自身的建设与管理,地方政府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前文所列浙江科技学院、合肥学院国际化的开展,与地方政府的支持密切相关。浙江科技学院在中德合作的前两个阶段,学校均是在“执行”地方政府的合作项目。合肥学院与德国高校的合作也是始于安徽省政府与德国下萨克森州签署的合作协议。地方高校的国际化程度和成效将直接和间接影响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政府应与地方高校形成合力,对地方高校国际化予以积极的支持,使高校在服务地方发展战略上发挥更大的功用。

(作者:周潇 致远教育投资和管理研究院)